“口实”一词,今天只当作借口讲,但“口实”为什么会用作借口呢?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我们来看看这个词在古代丰富的内涵和演变过程。
“实”的本义是充满,因此,顾名思义,“口实”最早的含义就是充满口中的东西。能够充满口中的东西是什么呢?首先当然是食物,《周易》中有一个“颐”卦:“观颐,自求口实。”“颐”是下巴,吃饭时下巴要咀嚼,因此引申为保养。此卦的意思是:观察研究养生之道,就要看他吃什么食物,拿什么来养活自己。孔颖达解释说:“求其口中之实也。”高亨解释说:“须自求口中之食物。”《汉官仪》也说:“口实,膳羞之事也。”都是这个意思。因此“口实”又可以引申为俸禄,《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这句话的意思杜预解释得很清楚:“臣不徒求禄,皆为社稷。”
口中充满食物,这是活人的专利,死人就不一样了。跟活人一样,死人也有“口实”。据《春秋公羊传》记载,公元前623年,鲁文公的祖母去世,“王使荣叔归含且赗”。赗(fèng)是送给办丧事人家的东西,主要是车马束帛。“含”是什么呢?《公羊传》说:“含者何?口实也。”何休继续解释说:“孝子所以实亲口也,缘生以事,死不忍虚其口。”这是古人一项独特的习俗,死者入殓时口中要含着一些东西,所谓“死不忍虚其口”是也。而且这种口含之物,根据地位的高低而不同,刘向《说苑·修文》:“口实曰唅……天子唅实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玑,士以贝,庶人以谷实。”珠、玉、玑、贝、谷,等级分明。
“口实”既为口中的食物,那么口中经常议论、诵读的内容也可以称作“口实”。《尚书·仲虺之诰》:“成汤放桀于南巢,惟有惭德,曰:予恐来世以台为口实。”仲虺(huī)是成汤的左相,他在这篇诰中说:成汤灭夏,将夏桀流放到南巢这个地方,思考自己的行为,很惭愧地说:我恐怕后代天天拿我这种行为来议论。孔安国解释说:“恐来世论道我放天子,常不去口。”“口实”因此引申为话柄和谈笑的资料。
“口实”又是如何引申为借口的呢?《礼记·表记》中记载了孔子的一句话:“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身。”口中答应施恩惠于人,实际的利益别人却得不到。正像杜预说的那样:“口实,但有其言而已。”从口中说出来的,只有一些喷着口沫的话而已,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行动。因此“口实”引申为借口,成为今天最常使用的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