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疯狂人类进化史 » 疯狂人类进化史全文在线阅读

《疯狂人类进化史》最佳肤色理论的悖论

关灯直达底部

根据最佳肤色理论,可以这么理解,在远古时期,黑种人的肤色在非洲是最佳肤色,但在欧洲就不是。而白色在欧洲是最佳肤色,在非洲就不是。中国人介于两者之间,视乎具体环境,可以黑一些,也可以白一些。在长期的自然进化过程中,最佳肤色应该更适于生存。

要是你就此相信每一地区都有最佳肤色,并努力将自己化妆成那种颜色,你就有点操之过急了。在这个星球上,总是会出现各种例外。比如靠近北极的格陵兰岛,根据最佳肤色理论,岛上应该居住着纯天然的白人,但是,格陵兰岛的原住民因纽特人却有着深色的皮肤。好在这一矛盾已得到解决,他们的饮食比较特殊,吃的全是海鱼,而海鲜富含大量维生素D,所以因纽特人不需要通过变白来弥补紫外线的不足,他们有条件保持深一些的肤色。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的因纽特人转而从超市里购买大量方便食品,吃海鱼相对少了许多,于是这些远离赤道的深色皮肤少年开始出现佝偻病,以至于当地政府不得不要求他们每天必须有15分钟户外活动时间。而在这之前,因纽特人从不知道佝偻病为何物。

如果说因纽特人的肤色已被海鱼化解,那么,没有海鱼可吃的印第安人就给最佳肤色理论带来了真正的麻烦:美洲赤道地区的阳光与非洲一样毒辣,却从没出现过黑人,直到白人把黑人贩卖过去为止。所有的印第安人都保持了从亚洲过去时的黄色,而非变成黑色。

假如有最佳肤色,那么印第安人的肤色就错了。

而印第安人的肤色是存在的事实,事实是不会出错的。

那只能怀疑到底有没有最佳肤色。

可是,这一理论的支持者不认为他们的理论有问题,他们声称这个反例可以被解释清楚:印第安人到达美洲的时间不长,只有一万多年,这么短的时间还不足以让他们从黄变黑。这似乎是个不错的理由,毕竟基因突变不是拔起萝卜种下土豆那么简单的事情,正确的基因突变需要大量的群体和漫长的进化时间。

可要是以时间为借口,新的麻烦就会接踵而至。这一次是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居民提出了挑战。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长年日照不足,阴冷而潮湿,岛上的居民似乎有理由变白。事实也正是如此,他们都是白种人。但问题也正出在这里,他们实在是太白了,是全球最白的居民,可他们却只是在5000多年前才到达该半岛,此前那里一直被冰川覆盖。尽管他们去得这么迟,比印第安人到达美洲晚了至少5000多年,但肤色仍然成为全球最白。为什么印第安人在两倍长的时间里却不能顺利变黑呢?如果印第安人的进化时间不够用,为什么斯堪的纳维亚人的时间就够用?

有人立即会说,斯堪的纳维亚人在进入北欧之前就已经是白色,他们不存在时间不够用的问题。这样解释也行,但那又和当地的气候无关,亮眼的白色就不能算作是当地的最佳肤色。

后来发现,印第安人和斯堪的纳维亚人竟然都还不是最大的麻烦。最大的麻烦是东南亚热带地区的居民造成的,他们同样也靠近赤道,但我们从来不认为他们是黑人,他们的肤色虽然深一些,但还没有深到发黑的程度,这又是什么原因?

有人补充说,那与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有关,雨林对皮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所以皮肤不需要太黑。问题是,这是给最佳肤色理论设下的可怕的连环套:要是雨林可以保护皮肤不会变黑,同在赤道附近的西非与东南亚的气候非常相似,那里同样水汽蒸腾、云雾缭绕,日照时间极短,有时甚至一天不超过3个小时,但令人难以想象的是,那个地区的居民皮肤依然很黑,而且是全非洲最黑的!

最佳肤色理论几乎被这一系列的麻烦搞崩溃了,该理论的支持者很难再让别人相信日晒强度与肤色成正比关系。而这还不是最沉重的打击,最沉重的打击来自澳大利亚附近一个不起眼的小岛——塔斯马尼亚岛,一条海峡将它与澳洲大陆隔开。这条海峡大约有150多公里宽,岛上的原住民还不会使用船只。也就是说,他们根本无法越过海峡与澳洲大陆往来。那他们是怎么过去的呢?

那还是在10000多年前,地球正处于冰川期,澳洲的一批原住民踏冰登岛。后来冰川消退,海水上升,彻底隔断了去路,他们就此被永远留在了那座孤独的岛上,与澳洲大陆只能隔海相望,10000年间与世隔绝,直到欧洲殖民者打破岛上宁静的生活。

欧洲殖民者发现,那座孤岛是典型的温带气候,按照最佳肤色理论,岛上居民的肤色应该像温带地区一样,也是白色的,至少也应该是黄色的。但不妙的是,他们仍是黑色,而且是非常黑的黑色。

这群已经灭绝了的塔斯马尼亚人,几乎把最佳肤色理论的支持者堵得哑口无言。顺便说一句,他们不是自然灭绝的,也就是说,不是因为肤色或其他原因而被大自然淘汰的,而是被阴险的英国殖民者杀害的。

如果你认为这已经是对最佳肤色理论的致命打击,那你就想错了。足以让该理论彻底崩溃的致命打击出现在神秘的所罗门群岛,那里有很多诡异的传说,然而对于科学家而言,最诡异的却是他们的肤色。

所罗门群岛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的南太平洋上,共有近1000座岛屿。因为大洋阻隔,彼此交流极不方便,人口流动率极低,社会文明程度较落后。但各岛之间相距不远,气候环境相差不大,是研究人群多样性的极好样本。理论上来说,各岛居民肤色应该非常接近。但令人惊奇的是,当地居民有的肤色极深,有的肤色却极浅。更奇特的是,两种肤色的人比邻而居,抬眼一看,黑白相间,构成了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

这道独特的风景实在让最佳肤色理论的支持者望“皮”兴叹。如何用最佳肤色以及太阳的紫外线作用等因素来解释近距离出现的巨大肤色差距呢?答案只有四个字——没法解释。

面对层出不穷的反面证据,早有学者明确表示:肤色深浅根本与阳光无关。比如,人类获得维生素D的渠道多种多样,并非只能靠阳光照射。同样,叶酸虽然可能被阳光破坏,但也可以很快从食物中得到补充。皮肤黑一点儿或是白一点儿,并不是那么要命的事情。

非要寻找制约肤色的因素,恐怕既不是维生素D也不是叶酸,而是合成黑色素的主要原料酪氨酸,这种氨基酸无法从阳光中获取,只能从食物中得到。摄入的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越多,得到的酪氨酸就越多,才有可能合成更多的黑色素。原来皮肤变黑也需要本钱。原始人类在炎热的非洲,很容易通过采集和狩猎得到丰富的蛋白质,他们有资格变黑。而远离赤道的地区气候阴冷潮湿,导致食物匮乏,好不容易得到的酪氨酸多被用作其他营养途径,不能拿来合成黑色素,他们的皮肤只能白一些了。也就是说,因为营养水平上不去,才不得不变白。

如此说来,肤色竟然跟阳光半点儿关系也没有。在臭氧层图谱证明某地紫外线强烈的同时,事实也证明了当地有充足的光合作用,因而有充足的食物供应——是充足的食物让人变黑,而不是紫外线让人变黑。

这样绕来绕去,如果你已经快要晕倒在地,那就对了,说明你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肤色问题看似极其简单,现在却被弄得错综复杂、自相矛盾,简直乱成了一团麻,主要原因在于,这个问题本身就自相矛盾,所罗门群岛就是鲜明的例子。对于自相矛盾的现象,只用简单的理论当然难以解释清楚。有的时候,科学家不得不采取更为复杂的策略,拿出更为复杂的理论来。相对而言,前面提到的理论都显得过于单一或稚嫩,只能作为系统解决方案中的一个分支。

那么,肤色问题还有希望得到漂亮的解释吗?当然有,并且这次的解释更加令人惊艳,我们甚至可以用它解释更多更复杂的生物现象,肤色问题只不过是小菜一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