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了张老师几个问题
2012年5月,哲哲班的家委会组织了一次郊游,到昌平区一个生态园采摘蔬菜。
哲哲妈也参加了。回来后,她有点不高兴,告诉我:“儿子真是个跟屁虫,一直跟着张老师,跟她说的话比开学到现在跟我说的都多,还说张老师你真漂亮,比我妈妈都漂亮。”原来是哲哲妈吃醋了。
和哲哲单独一起的时候,问他:“这次出去玩得怎么样?”他告诉我:“挺好的,闯关游戏很成功,我还和张老师一起挖花生和地瓜了。回来的车上,还跟张老师坐在一起,聊了植物大战僵尸,问了张老师几个问题,但她都回答不上来。”
其实,孩子喜欢和自己聊得来的人,喜欢向信任的人敞开心扉,这一点无论是教育者还是父母,都要心知肚明,因为这是解开童心的钥匙。
你的心纯净得像一块水晶
第二天,接哲哲的时候,班主任张老师对我说:“上次秋游,我发现他挺能聊,想象力丰富,有一颗纯净的心,应该跟他读了很多图画书有关。”
张老师的话让我很高兴,我就是奔着这个目标坚持亲子共读的。后来,看到了张老师写给哲哲的期末评语:“你听话、懂事,是老师最放心的男孩子。看到课堂上,你那专注的神情,老师感到欣慰;看到你在课外,和同学们友好相处,老师为你高兴;当你为同学们带来好看的书籍时,老师为你乐于分享而感动,你的心纯净得像一块水晶,不染纤尘……”
这些评语让我看到了一个快乐成长的哲哲。回首2011年,我很享受有小家伙相伴的日子,也很想告诉他,是你让我更加珍惜每一天,让我看到生活的美好。
我都背熟烂了
郊游回来,学校举行诗歌比赛。哲哲班级选择背诵《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的诗歌,先在班级比,优秀者参加年级评选。
哲哲背得很起劲,背完之后,他告诉我,“太简单了,我用一根手指就能背完,我都背烂熟了,简直就是一碟小菜”。他夸张的修辞、搞笑的比喻、生动的神态,让我很受感染。
周一放学接他,哲哲兴奋地告诉我,今天上学太高兴了,因为背得特别流利,虽然“为了什么”背成了“为什么”,但还是被选上了,可以为一(5)班争光了。他有这么强的集体荣誉感,我为他感到骄傲。
关注孩子做出的每次努力,赞赏孩子的每次善举,我们眼中的天使就这样长大了。
《村居》美如画
背完诗歌后,哲哲又给我背了一首《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听哲哲背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出现一幅这样的画面:二月的江南,春暖花开,风和日丽,几位顽皮的孩童放学后在田野里放风筝。这真是一幅动人的画面。表扬哲哲之余,对他说,“这诗写得很有韵味,有空我们也去放风筝吧。”
想起自己小时候,每年春天,自己都会用竹篾糊风筝,10根竹篾搭架,牛皮纸糊好,再用一串各色塑料作尾巴,飞起来呼啦作响。因为线是东拼西凑的,风大的时候风筝经常被吹断了线,不得不跑出几公里外去捡。
如果有时间有机会,父母们多把孩子带到大自然吧,跟他们一起放风筝,在风中奔跑,在阳光里放飞童年。
是小鸵鸟也比较傻吗
讲完背诵的事,哲哲跟我聊起鸵鸟。
好为人师的我告诉小家伙:“你知道吗,鸵鸟虽然不会飞,却是陆地上最大的鸟类。鸵鸟的蛋有气球那么大,鸵鸟跑起来像一辆小汽车一样快。”“那为什么遇到了敌人,鸵鸟不跑,反而把头埋在沙子里呢?”哲哲的发问让我一下子蒙了。
憋了半天,憋出一个“可能是鸵鸟比较傻”的答案。“那为什么小鸵鸟也这样做,是小鸵鸟也比较傻吗?按理说,小孩子都比较聪明呀!”我又蒙住了,不回答又怕被他鄙视,又憋出了“这可能是鸵鸟的习性”。
到家后,第一件事就是上网搜答案,然后告诉哲哲真实答案,并诚恳道歉。还好哲哲再一次大度地原谅了我。
网上的解释是这样的:鸵鸟将头埋在沙子里这种避敌方法,并不是因为惧怕危险,而是巧妙地利用阳光照射沙漠表面产生的反射光和热空气的漫反射光形成的强光层,来保护自己。它把身体隐蔽在光层之下,头如同一架潜望镜一样窥伺敌人动向。如果一旦被敌人发现,鸵鸟会奋起反击。它倚仗高大的身躯和强劲的腿,可以跟土著人锋利的标枪较量,狮子、猎豹等猛兽也不能在短时间内使它毙命。
这件事让我知道:我们不能好为人师,也不能不求甚解,尤其在孩子面前,最重要的是不能为了维护所谓的权威死要面子,拒不认错,否则真成了“比较傻”的鸵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