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你把那个九点问题放在更大的框架中,可以按照例行的方式,稍微思考一下就解决了。一旦你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什么能让你这么容易就重新构想这么复杂的场景呢?这一定是因为你的思维一直在通过联结不同的描述类型来为此做着准备。于是,当你最终改变视角,发现另一种看待事物的方式时,就可以像打开开关一样轻易地运用你一生的经验。
这让我们又回到了以前的一个问题,什么时候做简化者,什么时候做创新者。在你付出了大量的精力、按照某种方式做一件事之后,又是如何决定放弃的呢?在可能要找到答案之前丢弃以前所有的工作是很糟糕的,但我们也无法知道什么时候会找到答案。人们是否应该总是打破已经建立好的、自制的思维边界,试图用更没有限制的方式来思考?当然不是这样。这样做通常是弊大于利。
然而,当你真的被困住了,不妨试试用更狂野的方法来寻找新的理念。你甚至可以考虑用一用那些像治疗一样的系统方法,比如头脑风暴、横向思维、冥想,等等。当人们被困得无路可走时,这些方法可能有帮助,它们有助于人们寻找重新构想的方法。然而,如果转换到不熟悉的视角,你可能会获得新的理念,但也可能把自己置于新手的境地;你可能不太会判断哪些新理念和你的旧技能相匹配。
无论如何,你不能太草率地认为,怎么那么傻,没能立刻看出来呢!记住预期原则:只是为了同化单独一次的新经验就改变自己可能太仓促。严肃对待每次预期就会有可能丢掉那些一般的规则,而过去的经验常常证实这些规则是有效的。你也要特别谨慎地对待那些总是可用的方法:
退出你正在做的事。
找到一个更简单的问题。
休息一下。之后你会感觉更好。
只是等待。最后情形会发生变化。
重新开始。下次事情可能会进展得更好。
这些方法太一般,你随时可以做这些事,但它们对任何一个特别的问题都不会特别管用。有时,它们能帮助我们解除困境,但常用的思维一定会阻止它们,或者至少给它们的优先性比较低。那些我们“随时”可以做的事正是那些我们应该很少做的事,这并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