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智社会:从细胞到人工智能,人类思维的优雅解读 » 心智社会:从细胞到人工智能,人类思维的优雅解读全文在线阅读

《心智社会:从细胞到人工智能,人类思维的优雅解读》17.8 依恋影像

关灯直达底部

愧疚是不断给予的礼物。

——犹太谚语

每个人都会谈到目标和梦想,谈到优先任务,谈到好与坏,正确与错误,美德与邪恶。在儿童的思维中,伦理和理念是如何发展的呢?

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一个理论中,婴儿会开始喜欢一个或两个家长,这会以某种方式让婴儿吸收,或者用弗洛伊德的话说,“摄取”喜爱对象的目标和价值观。自那以后的整个人生中,那些家长的影像会永存于已经长大成人的儿童的思维里,并影响着所有他们认为值得追求的思想和目标。我们并不是一定要同意弗洛伊德的叙述,但我们必须要解释儿童为什么会发展他们家长的价值观模式。只要安全,依恋关系就足以保证孩子会在家长附近活动。发展复杂的理想自我会有什么生物和心理功能呢?

答案对我来说似乎很明显。考虑到我们的自我模式这么复杂,就连成年人都无法解释。没有某种模式做基础,碎片式的婴儿思维怎么能建构这么复杂的事物呢?我们并非生来就具有“自我”,但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很幸运,生来就有人类看护者。于是,我们的依恋机制迫使我们专注于家长的方式,这使得我们可以建立与家长本身很像的影像。通过这种方式,文化中的价值观和目标得以从一代传到下一代。这些内容的学习方式与技能的学习方式不同。我们所学到的最早的价值观受到与依恋相关的信号影响,这些信号表述的不是我们自己的成功或失败,而是家长的爱或拒绝。当我们在坚持这些标准时,感受到的是美德,而不仅仅是成功。当我们违反这些标准时,感到羞愧或自责,而不仅仅是失望。这不单单是词汇的问题:那些东西不一样,就好像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差异。

许多无思维的智能组是怎么产生连贯性的呢?可能是弗洛伊德第一个发现,这源于婴儿的依恋效应。几十年之后心理学家才承认,把儿童与他们依恋的人分离,会对他们的人格发展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弗洛伊德还观察到,儿童常常会拒绝一个家长而偏爱另一个家长,这个过程显示出性别嫉妒的交互排斥,他称之为俄狄浦斯情结。但如果说这种事情和依恋与性之间的联结并无关联似乎也很合理。如果一个身份的发展是以其他人为基础的,那么如果依恋两种不同的成年“模式”势必会让人感到混乱。这可能会促使儿童通过拒绝或移除此情形中的一方来尽力简化所处的情境。

很多人都不喜欢家长愿望的影像从内部支配着个体的这种想法。但是作为交换,这种奴役也让我们获得了(与其他动物相比)相对的自由,不用被迫遵循那么多不学而知的先天本能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