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解释风格。
当你遇到一件跟你期待不一致的事的时候,你可能会产生各种情绪。
比如你突然发现被出轨了。你可能会失望、伤心、难过、生气……
人需要有点确定感,就会为发生的事情寻找解释,会去想这是谁的原因,发生了什么导致了这个事件。然后你会找更多的解释、证据、想法,来让自己越来越有情绪。
这个解释的过程,就叫作归因。
根据常识我们也知道,一件事情的发生,一定是多方面、多因素综合导致的。
归因理论认为,人对于一件事的解释,有3个维度和6个值:
内—外方向:
即内归因和外归因。我们把这件事情的发生归结为自己内在原因导致,还是他人、环境等外在原因导致。
比如是我的什么特点、我做了什么导致了他出轨,就是内归因。他做了什么、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导致了他出轨就是外归因。
稳定—不稳定值:
即稳定归因和不稳定归因。我们会把一件事归结为稳定性高、较难变化、不怎么随着情境变化而变化的因素,还是稳定性低、容易变化、随着情境不同而不同的因素。
比如是我长得难看、他是个花心的人等导致了他出轨,这是稳定归因。我不该把他最爱的游戏删号、他不该被某人诱惑,这是不稳定归因。
可控—不可控度:
即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导致这件事发生的因素是可以通过人为控制改变的,还是较难甚至不能通过人为控制改变的。
比如我其实可以天天给他做饭、对他好一点,他就不会离开我了就是可控的。他人品有问题就是不可控的。
对于被出轨了、被分手,我们至少有12个原因可以解释。不同的解释,会让人有不同的情绪。
任何事情的发生,一定能在这3个维度6个值上找到至少各两个原因。也就是对于一件事的解释,你找到12个及以上的不同原因,才算理性和客观。
但上帝设计大脑的时候,可能走了个神,让人容易一根筋。人一旦对某个问题产生了特定的解释,基本就停止了朝其他方向思考的可能性。
我们太习惯只找到一个原因来理解一件事,这时候我们就会停止思考,沉浸在情绪里。即,使用线性的、单一的归因方式来解释。
当你坚持认为是他人品有问题的时候,你就会越想越生气;当你坚持认为是自己不够有魅力的时候,你就会越想越难过。
愤怒、委屈、对他人及关系的失望。
在我们的成长课里,有个同学讲过这样一件事:
闺蜜开车去接她,她迟到了4分钟才下楼。闺蜜火大,她也火大。然后两个人的关系迅速走冷。她火大的理由是:不就是等了4分钟吗?你怎么脾气这么不好。即使是我错了,有必要为了4分钟的迟到而大发雷霆吗?
她采用了“闺蜜的脾气不好”来解释这件事。这是一个外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归因。脾气是他人的,属于外归因。脾气是稳定度较高、不随着情境变化而变化的,是稳定归因。脾气是个人难以控制的因素,是不可控归因。
当她采用这个归因的时候,就停止了其他方向的思考。然后她继续寻找大量的证据证明自己的这个想法:这个人脾气不好,今天吃了枪药,不懂得尊重别人、没有耐心、不大度、骄傲……然后她会越想越气,继而对这段关系更加失望。
线性的意思就是:想出很多原因来,归因虽然不再单一,但是却在同一条线上。怎么想都跳不到其他线上去,只能在这条线上越走越远。
我们可以看到:线性的归因方式,会喂养情绪。线越长,情绪越烈。
我们把原因统统归给他人是一件很爽的事。当我们坚持认为是且仅是他人原因导致问题出现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不用为此负责任了。我们可以通过幻想他人改变,来让自己舒服点。本质上来说,这就是婴儿的自恋:我希望全世界都改变,来围绕着我服务。
甚至我们归因为外在、不稳定值的原因的时候,比如说运气、机会,我们的潜意识里就开始在幻想:要是老天爷也围着我转该有多好。
典型的例子就是:我读书读不进去,是光线太暗、环境太吵导致的。
然而外归因的代价却是:我们会变得更加愤怒、委屈、怨恨……
后来我对她做了干预:请从自身出发找出3个以上的原因来解释闺蜜发火。
她说:
我迟到了4分钟没有说对不起或抱歉久等了,让她感觉我很拽;
人家本身就是开车来接我、帮助我,我还理所当然;
我忽略了马路上不让停车,没意识到她等待4分钟是充满焦虑的……
我问她从这个角度思考后感觉怎么样。她说,没那么生气了,知道当时怎么处理会让关系更好点了。
这还是个比较聪明的同学。
她使用的新的归因法是:“我太理所当然了”“我错在先却没有为该事道歉”“我忽略了她的感受”。
归因为自己的原因导致的,是内归因;归因为跟情境相关的、稳定值较低的原因,是不稳定归因;可以通过自己简单的改变使结果不同的,是可控的归因。
自责、自我攻击、对自己的失望及绝望。
之所以说前面这个同学比较聪明,是因为她没有把内归因导向稳定的归因里去。比如说:我魅力不够、家境不够好、长得不够高,才导致了闺蜜对我不好。
这样的归因你会不会感觉怪怪的?
魅力是个内归因,也是可以通过个人努力改变的,却是个稳定值高、可控的归因。家境、相貌也是内归因,但却难以通过个人努力而改变,是个稳定值高、不可控的归因。
比如我们课上有个工程师,当他工作做得不够好的时候经常绝望和自责。他对此的解释是:自己脑子笨。他采用了“脑子笨”的归因来解释自己工作的失败。这是一个内在的、稳定值高、可控的归因。
当他一旦沉浸在线性的归因里时,就会找到更多的证据证明自己:以前读书的时候就只能靠拼时间来取得好成绩,这都是因为脑子笨。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发现:
内归因很多时候只是看起来很好的自我反省。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自省都是有效的。并不是把所有问题都往自己身上揽,就是好事。无效的内归因,会让一个人越来越自责、自我攻击、嫌弃自己、对自己失望。这对于问题的解决,没有任何的帮助。
我们读了很多书,懂得了很多道理,知道了把责任归为他人是不够有担当的,所以我们学会了找自己的麻烦。但我们的潜意识依然非常聪明地找到了稳定且几乎不可控的因素:
我没做好,是因为我太笨。归因为智力水平;
我失败了,是因为我不够努力。归因为努力程度;
我处理不好关系,是因为我自己缺少爱的能力;
他不喜欢我,是因为我长得太丑、太胖。
都是因为我大脑发育不良、身高不够、家境不好、身材不好……这些都是基本不可改变的因素。当我们发现是这些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导致的时候,我们就是在跟潜意识说:这是不可改变的,这就是你的命,你把事情搞成这样是正常的、是活该,你就认命吧。潜意识用这种方式逃避了改变的可能性。
我当时对这个工程师做了个小小的干预:找出只属于这件事的因素,你可以做些什么让结果更好。
他说:跟领导好好解释,学会拒绝同事给的活儿,当感觉自己不能胜任的时候,就学会表达真实的自己。
如何改变。
归因为可控的因素,是比较成熟的策略。
如果你觉得改变自己容易,就较多地进行内归因;如果你觉得他人容易改变,就较多地外归因。
如果你的希望品质建立得好,你尽可以归因为稳定或不稳定的因素。如果你希望品质建立得不够好,你需要尽可能地找到只针对事件的、容易改变的、容易做到的因素进行归因。
我说说希望品质在稳定因素中的应用。
魅力、性格、努力程度、智力水平、学历、体型甚至身高,这些稳定因素的可控程度取决于个体对自己的希望品质建立得有多强。
对于一个希望品质建立得好的人,这些因素对他们来说就是可控因素。也就是说他们相信自己可以通过某些行为来改变这些特点。他会这样去处理自己的这些特点:“我可以制定一个长期的计划,来逐渐提升我的智力水平、努力程度、爱的能力、魅力等,我可以通过学习、练习、实践等方式提升自己。”这就是一个较为成熟的、可以让自己越来越好的归因。
但是对于一些希望品质建立得差的人,这些稳定因素几乎不可控,他们不相信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这些因素。
归因的因素可控不可控,都是由个人的感受决定的。如果个体认为归因的因素可控而选择了积极改变,那么这就是一个积极处理事件的态度。如果个体认为不可控或较难控而选择对自己失望或气馁,就是一种逃避责任的方式了。
多找出可控性强的因素是非常有必要的,可控性强意味着问题解决起来容易,会增加个人的希望品质。一件事发生的原因,除了有个人品质等稳定性较高的因素外,还有针对事件本身的稳定性较低的因素。
责任与成熟。
一个成熟的人应该具有这样的归因方式:
①能够从多维度进行全面、客观的归因,解释自己为什么遇到这样的事。
②能够找到并专注于有利于事情解决的归因方式,而不是滋养情绪的方式。
也就是:
一个成熟的人,他在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愿意去思考怎么面对;而一个不成熟的人,会找到可以让他逃避责任的原因而不是想去解决问题。
一个成熟的人使用有效的归因来解释事件,从而获得可改变的可能性;一个不成熟的人会使用无效的归因来解释事件,放过自己或推给他人。
我们都喜欢逃避。任务难度增加,会导致人逃避几率的加大。
逃避责任,可以让人感觉轻松,假装自己是个婴儿。
面对事实,则是一种承担,不怎么轻松,但会有种更深层次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我们也可以发现,如果想逃避责任,让自己轻松点,你只要幻想成自己还是个婴儿,只要多找些:
他人的原因、不可改变的原因、稳定值较高的原因。比如他人人品有问题。
但是如果你想以解决问题为导向,面对自己,做个需要为自己和结果负责的成年人,你就需要找一些:自己的原因、稳定值较低的原因、可控性较高的原因。比如说这件事如果我××做,会更好。
成为一个成熟的人,有时候很简单。你不需要改变自己,你只需要拓宽自己就好了:
拓宽你的归因风格,而不是沉浸在线性的、单一的归因方式里。对于事件的解释,不仅只有你想的那1个,至少有12个呢。
而相对无效的解释,会让你沉浸在情绪里停止思考。
有效的解释,会让你找到改变点,从而能够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