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系: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 佛系: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全文在线阅读

《佛系: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任何时候都不否定自己

关灯直达底部

工作、生活中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以及面对人生的林林总总的机遇时,我们常常会有“搞砸了”的想法。笔者认为,面对失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千万别泄气,别自我否定。但是作为内心的反应,“判断”有时候来得太快,我们不自觉地就开始自责起来:“对方对我的评价可能不太好”,“我不适合做这个工作”,“我真是个没用的人”。

有的人越想越严重,会出现自卑感或挫折感,甚至觉得不知道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在现代社会,有不少人因为自我否定而苦恼,其实对于如何战胜“自我否定”和提高心理素质,佛陀早已经给出了答案。

产生愤怒的主体是自己

现在让我们尝试着来理解,由“自我否定的判断”所带来的烦恼。

一旦否定自我,承认欲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愤怒。愤怒对于人们来说就是一种“不快”的反应,为了消除这种反应,人们会在①攻击和②逃避之间做出选择。这两者是所有生物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应。

①攻击行为体现为发火、怒吼、故意找他人麻烦来发泄怨气;或者体现为“对自己的攻击”,例如责备自己,厌恶自己,觉得自己是个废物,觉得不想活了之类。

②逃避行为体现为忽视问题、偷懒、偷工减料、休息、宅在家里、拼命睡觉、忧郁、寻求刺激和快感等等。

一旦出现这样的状况,自己和周围的人都希望找到解决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找到解决方法”这个判断本身也是一种对自我的否定,同样也会产生愤怒。这样的愤怒又会产生新的“攻击”和“逃避”行为,最终只会陷入恶性循环。

佛教认为,不论在怎样的情境下,“避免愤怒的产生”这一点应当始终不变。所以不论在怎样的情境下,都别轻易“做出判断”(避免自我否定)。

“让心重获自由”的练习

那么如何避免自我否定呢?人们缺乏“避免判断”的训练,因此虽然内心很清楚“不能自我否定”“必须接受真实的自己”这样的道理,但还是会不由得随意做出判断。

有的人甚至产生“没有脸面见邻居”或者“要是传出奇怪的谣言该怎么办”之类毫无根据的妄想。不少人因为太过敏感,因为他人的话语、表情或者一个眼神就能马上做出这样消极的判断。

对于这样的消极判断,不论是来自自我还是来自他人,都需要进行“停止消极判断的练习”。

关于如何停止判断,之前我们已经谈到“马上意识到做出了判断”等三种方法。但是对于“不知不觉间就开始自我否定”的人,笔者还有一些新的建议。同样也是三种方法:1.去外面走走;2.了解世界的广袤;3.通过自我暗示来实现自我肯定。实际上,这也是笔者在人生最痛苦的阶段亲自实践过的三种有效方法。

1.去外面走走

当出现“自我否定”时,可以马上出门走走。散散步,一个小时也好,两个小时也罢,彻底地迈开脚步,走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让意识集中在“身体的感觉”上。佛教认为产生感觉的器官分别是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和肌肤,你需要将所有的意识都彻底集中于这“五感”。例如,在每天早中晚的不同时间段,天空的颜色、街道的灯光、树木的葱郁和河流的声响都会有所不同。在这分分秒秒之中,睁开自己的双眼,极尽视力所及,去观察和体会(凝视)这世间万物。

我们吸进鼻腔的空气的气味和浓度,随着季节和时间的变化也会有所不同,有时冰冷,有时温暖,有时潮湿,有时干燥。室外的空气和“自闭的内心”是截然相反的、新鲜的存在,我们要通过嗅觉去呼吸和感受这份新鲜。

请将意识集中于你走过的每一步,感受鞋底传来的大地的坚实,阔步向前走下去。在这一瞬间,占据你身体的只有“感觉”,刚才还在头脑里嗡嗡作响的“烦恼”已经烟消云散。“另一个自己”和“另一种人生”就在眼前。这一瞬间,你已经体验到了“全新的人生”。

深夜外出散步的时候,偶尔会路过一些小小的24小时便利店,让我们来想象一下在里面工作的店员的生活吧。这位店员有可能一直孤孤单单地工作至深夜却一个客人也没来。人都是孤独的,但是当我们看见他人的孤独时,就不会觉得自己那么孤独了。

当消极的判断涌现时,也就意味着“Game Over”(游戏结束了)。消极的判断导致消极的“自我否定”,在一片漆黑之中没有希望,也找不到想要的答案。这种时候,我们需要将所有的注意力转移到“感觉”的世界中去,让意识转换一下方向。

日本僧侣有“千日回峰行”的修行习俗,这是一种每天步行三十至八十公里的距离,连续行走七年的修行方式。“摆脱自我否定的步行”也是修行的方式之一。可能大家觉得“修行”这个词有些太正式了,我们也可以理解成“练习”“实践”“生活”或“用心”。至于行走的距离倒没有什么特别规定,只需要迈开脚步走起来,这并不是难事。不论几个月还是几年,走着走着,自我否定的判断便会从头脑中消除。

摆脱让自己苦恼的判断,这是人生的一大功德。我希望每位读者都能静下心,迈开脚步,走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心重获自由。

2.了解世界的广袤

大千世界中,有各种各样的人,实际上对你持否定态度的人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

走在街上,我们可能偶遇在购物途中的母子、在街角巡逻的交警和在商店内工作的店员们,我们在家以外的地方看到的人们都有各自的日常和人生,要是上前向他们问路,通常他们都会热情地给你指路吧。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心地善良的、热心的人。很多人忙得根本没有多余的心思来否定他人,他们为了过好自己的人生,忙碌而充实地过着每一天。

在午后一两点,在黄昏时分,或在星空闪耀的夜晚,请张开你的双眼,抬头看看天空,广袤的宇宙就在那里,可我们却常常固执地只看见“自我否定的判断”这一点。至于这些判断从何而来?可能来自于父母,可能只是因为朋友的一句话,也可能是来自社会的信息,还有可能来自我们小小的“自以为是”或“误解”。

当人们陷入“执着”的时候,很多问题就会自然而然地在他们眼中放大,他们甚至认为这种放大后的假象就是真实的人生。

当我们远离“执着”、看清产生“错觉”的内心时,我们应当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在海阔天空之处,“自我否定的判断”自然会烟消云散。将你的目光投向全新的世界,那里有崭新的人生在等着你。

3.我相信我自己

“避免自我否定”的另一个方法就是不断重复“我相信我自己”这句话。这里所说的“自我肯定”和人们常说的“Positive Thinking(积极思维)”是不同的。我们常常在一些成功学里听到这样的内容:对自己不断重复“我能行”或者“每天都会越来越好”之类的话语,人生就会越来越美好。

当然我认为这样的话语确实有一定的心理暗示作用,但是积极的话语如果和现实相差得太远,内心深处就会自动将其判断为“谎言”,渐渐地就失去了心理暗示的效果。最终很多想法也没能落到实处,永远停留在用话语去“自我暗示”的阶段。

佛教以“正确的理解”为基础,认为当话语和现实背道而驰(某种意义上,也属于妄想)的时候,这句话本身就不成立。虽然我们也会有“要是能怎样怎样就好了”之类具有“方向性”的想法,但这样的想法也是未曾发生的事。从这一点来说,这样的想法就属于妄想。

重点在于如何让自己停止“自我否定的判断”,因此能够停止判断的简单话语或许更有效。这句话就是:“我相信我自己。”

当你在实际生活中对自己重复这句话后,就会发现“判断从脑中消失了”。

为了让大脑摆脱多余的判断,当头脑开始思考“反正怎么怎么样”“终归还是怎么怎么样”或者“我根本没资格怎么怎么样”的时候,请想起“我相信我自己”这句话,并在脑中不断重复:我相信我自己。

停止判断之时,即是生命流动之日

人类这种生物非常热衷于判断,希望得到他人认可的欲望也很强烈,所以面对事与愿违的现实,人们常会做出“自我否定”的判断,这也是情有可原的自然反应。但是对照佛教的理解,“自我否定”的判断不具备合理性,因为:①这样的判断将带来苦恼;②这样的判断只不过是妄想。在佛陀的思维中,既不真实也没有益处的判断是不必要的。

可能有的读者会想:“但是有时候,给自己施加压力也是有必要的啊。”其实在佛教中,也有鼓励自我的方法,例如“找到方向性”“集中于当下”,以及“用行动代替妄想”等。故意通过自我否定的方式将愤怒转化为能量显然是不可取的。

不论你现在处于怎样的状态,都请停止自我否定的判断。你现在应该思考的是,在这一瞬间,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自己能够做些什么。

曾经在我修行过的寺庙里,有一天早晨,一位修行僧人睡了懒觉,没来得及参加勤行(在规定的时间诵经、拜佛等)。他本人觉得,“作为出家人,太不应该了”,因而陷入沮丧。当时寺里的住持立刻对他大喝一声:“笨蛋,你应该关注现在!”

沉溺于过往——以过去发生的事为理由而否定现在——的人只会被内心的烦恼、邪念和杂念所占据。人生永远无法避免错误和失败,重点在于该如何应对错误和失败。不要沮丧,不要气馁,不要自责,不要回忆,不要悲观,将视线集中在当下,集中在这一瞬间,做出正确的理解,明确“今后自己能做些什么”。当然,如果自己的行为给他人添了麻烦,也需要正确地理解事态,坦率地向人道歉。

      舍弃过往的污秽,不再沾染新的污秽。      

      明智之人从迷思中解脱,他们不会责备自我。      

      人们应当正确地理解内心和整个世界。      

      但是不要因为这样的理解而妄测自己的价值,      

      因为这样的想法不会带来喜悦。      

      “觉得自己更优秀”“觉得自己技不如人”      

      或者“觉得自己和他人差不多”之类的判断都是不可取的。      

      不论听到怎样的评论,      

      都不要对自己的价值妄加判断。      

      抛却了所有烦恼(评价和判断)的境界,      

      才是真正的喜悦之地。      

      这样的人才是胜者。      

      这样的人不会被任何困难打倒。      

      ——选自《经集·关于争论·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