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把狗去捉拿耗子视为不务正业。可是,在古代,狗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捉拿耗子。
猫的驯化远远没有狗那么早,先秦时,猫还属于山林动物,逍遥自在地在山林之间游荡,跟宠物的概念丝毫不沾边。猫的主食是出没于农田之中的田鼠,而不是家鼠。周代岁末举行祭祀时,迎请的八种神之一就有猫,并且将猫和老虎归为一类,可见猫还是野生动物。
那么,早就猖獗的鼠患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答案是:训练捕鼠犬。周代的官员中专门设有犬人一职,掌管相犬、牵犬的事宜。相犬就是给狗相面,看它适不适合捕鼠。据《吕氏春秋·士容》记载,齐国有一个很有名的相犬师,他的邻居委托他买一只能够捕鼠的狗,相犬师经过一年才替邻居买到,送给邻居的时候,相犬师说:“这是一只好狗,要善待它。”
邻居很听相犬师的话,因此这只狗的伙食标准很高。可是,奇怪的是,一连几年,这只狗连一只老鼠都没有捉拿归案。邻居去向相犬师询问原委,相犬师来到邻居家,仔细地观察了一番,然后对邻居说:“哎呀!我看错了!这是一只猎犬啊!它的志向是捕捉獐、野猪和麋鹿,而不是小小的老鼠。你想要它捕鼠,就把它的后腿绑起来,让它明白自己的任务到底是什么。”
邻居依言而为,将狗的后腿绑了起来,狗果然开始捕鼠。
至迟到西汉时期,猫已经被驯化,专门用来捕鼠。唐代猫的家族开始大规模地繁衍起来,家家户户都开始养猫捕鼠了。到了今天,猫更是作为宠物豢养,捕鼠的功能逐渐退化。狗呢,看见老鼠目不斜视,动都懒得动一下,当年捕鼠的主要职责大概早就从基因中删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