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急惊风撞着慢郎中”,患急病遇到慢吞吞的医生,真是急死人了。“郎中”本来是官名,始于战国时期,秦汉沿袭,掌管门户、车骑等事,内充侍卫,外从作战。自隋唐到清代,朝廷各部皆设郎中,分掌各司事务,为尚书、侍郎之下的高级官员,清末废除了这个官职。为什么称“郎中”呢?郎中最原始的职责是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差遣,“郎”是“廊”字的古写,指宫殿的廷廊,皇帝的侍卫人员都在这里值班,随时听候调遣,“郎中”意为以皇帝为中心而分居左右,故称“郎中”。
古代对医生的称呼很复杂,《周礼》将医生分为四类:食医,疾医,疡医,兽医。供职于宫廷的医生分为三等:侍医,御医,太医。至于民间的行医者,称谓就更加五花八门了:走方医,游医,江湖医,草医,诸如此类。唐代之前没有“医生”这一称谓,唐代时方才设置专门的学医的学校,凡学医之人都称“医生”,唐代的太医署里常备的医生为六十人。
北方俗称医生为“大夫”,源于宋徽宗政和年间重订官阶时,在医官中设置了“大夫”这一官阶,相沿成俗,故称医生为“大夫”,是表示尊敬的意思。南方则俗称医生为“郎中”,南宋学者洪迈的《夷坚志》中已经出现这一称谓。这是因为当时郎中和员外郎的官衔泛滥,富户人家甚至可以花钱捐买,明朝更甚,朱元璋曾经下诏,严禁官民使用“郎中”的官名,故此南方习俗尊称医生为“郎中”,一直沿用到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