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福临门”是民间的一句吉庆用语,过春节的时候,相互拜年经常使用,春联上更是出现得非常频繁。不过,“五福”到底是哪五种福气,能够说得上来的人就很少了。
“五福”出自《尚书·洪范》:“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康宁”是指身体安康,没有疾病;“攸好德”是修习美好的德行;“考终命”的“考”是老的意思,“考终命”即尽享天年,寿终正寝。东汉学者桓谭在所著《新论》中进一步解释道:“五福: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这“五福”浓缩了中国人的终极理想,现代人仍然兢兢业业地遵循,只不过“子孙众多”的冲动弱化了下来。
值得注意的是,“五福”中并没有“贵”。《尚书》原来叫《书》或者《书经》,汉代以后改称《尚书》,意思是上代之书。《尚书》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记载的内容,上起尧、舜,下至春秋时期的秦穆公,包括了夏、商、周三代。由此可见,在大一统的集权制度出现之前,人们并不以做官为福,“大福大贵”的叫法是后来的事,“福寿双全”才是上古时期中国人的追求。
“五福”中有两福(寿、考终命)都跟寿命有关,这也是远古人类的原始冲动。古人把人的寿命分成上寿、中寿、下寿三种,三种寿命的年龄说法不一,《庄子·盗跖》说:“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唐代学者孔颖达也曾说过:“上寿百年以上,中寿九十以上,下寿八十以上。”高寿既是古人的追求,也是最大的福气,所以按照古代的礼节,活到八十岁以上寿终正寝的,送礼不用白布,而是用红色的挽联和红色的帐子,称为喜丧,丧事当做喜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