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绪上避免多余的反应之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与难以沟通的人相处。
“相处方式”在佛教中是指“用怎样的心和对方相处”。佛教的一大特征就是不断审视和观察自己的内心。当你的心懂得如何与人相处时,生活中便不会再为人际关系所苦恼。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与人相处时的方法和原则:
①避免“判断”对方。
②“忘记”过去。
③将对方当作“新朋友”。
④以“相互理解”为目的。
⑤审视“相处的目标”。
避免“判断”对方
避免判断对方,也就是此前已经提及的“不做出判断”的实践。当负面情绪涌上心头时,我们总是禁不住想要“判断”对方,得出各种各样的结论:“这个人真够讨厌的”“他可真自私”“太让人吃惊了”“完全没兴趣”“这样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没完没了”,抑或是“那就干脆绝交(离婚)”。
或许这些判断都有一定的道理,实际上,不论在谁眼中总有那么一两个“愚蠢透顶的人”存在。
但是这样的判断始终是靠不住的,因为判断和我们自身的“慢”是联系在一起的。当我们告诉对方“你错了”,或者在对方面前叹气说“这可有点难办啊”的时候,人们常常希望确认“自己才是正确的”,并想以此来显示自己的优越感。
佛教希望人们注视自己的内心,保持内心的平静,不要做出“任何不必要的判断”。人类最高境界的幸福就是让心灵远离苦恼,因为再多的幸福感都抵不过小小的苦恼(反应)。因此当我们对沉溺于苦恼之中的他人做出判断,觉得“这个人真靠不住”或者“他这样的性格,将来一定会吃大亏”的时候,其实我们自身也正在被负面情绪所笼罩。
没能指出他人的问题,我们有时候会觉得心里过意不去,或者错失了和对方相互理解的好机会,但是如果我们一味地去判断对方,给对方定罪,得出自以为是的结论,那就会彻底抹杀这些机会。
判断本身包含了大量的负面情绪,越是对自己亲近的人,越要注意减少不必要的判断。
“忘掉”过去,抛却记忆
另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别沉溺于过往,要学会忘掉过去。人们往往容易执着于曾经发生过的事,在和他人交往的时候也会通过曾经发生的事来做判断。假如对方又做了同样的事,我们就会在心中点燃怒火:“怎么又出同样的问题了!”
那个人把我骂了一顿,那个人把我彻底否定了,那个人战胜了我,那个人夺走了我最宝贵的东西……当我们沉溺于过往——对记忆做出了反应,所以难以平息怒火——时,怨恨将如影随形。
——选自《法句经·一组诗》
“沉溺于过往”在佛教中是指“对记忆做出了反应”的状态。请务必理解这一点。
例如和他人发生争执的时候,最初愤怒只是针对对方,但当我们离开发生争执的地点时,却难以将刚才的争执从大脑中抹去,仍觉得心烦气躁、焦虑不安。之所以会如此,其原因不在于对方,而在于我们的记忆。
每当我们回想起过去,对记忆做出反应时,就会产生新的怒火。这就是愤怒无法消失的真正原因。这样的愤怒实际上和对方没有关系。
佛教中那些能够真正“避免心灵反应”的人,不论面对怎样的争执,只需要离开争执现场,或者看一眼对方背后的墙壁,就能平息愤怒。这话听起来很夸张,但却是事实,即使当时还有怨气,至少他们在离开争执现场后能够迅速整理好自己的情绪,因为他们心中明了“过去已经过去”。
当我们想起一些不愉快的回忆时,应当观察一下自己对这份回忆做出了怎样的反应。我们需要冷静地理解“过去的事已经变成回忆”这件事,应当极力避免对这份回忆做出反应。
永远的“初次见面”
“记忆始终是记忆。即使回想起往事,也无法改变任何现实。”这是佛教教义中的深奥智慧。
还有一条与人相处时的智慧,那就是将对方当作“初次见面的人”。佛教认为,人与人心都是不断变化的存在,也就是“无常”。
让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请闭上你的双眼,思考一下某件事——可以是正在推进的工作,也可以是对未来的计划——将定时器设置为5分钟,在这期间,不断地思考这件事。当定时器响起时,确认一下自己到底思考了些什么内容。大部分人思考的内容和最初在头脑中设定的“一件事”都会有些许出入。这或许有些让人难以置信,但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平均每天会有7万个想法(念头)涌入大脑,大约每1.2秒就会涌现一个。人们的心,就如同走马灯一般不断变幻,这就是“人心无常”的例证之一。
人心无常,当然人也是无常的。很多人认为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是同一个人,昨天见到的A君和今天见到的A君是同一个人。虽然这位A君长相、姓名、工作、住址都没有发生任何改变,但是实际上这位A君已经是“另一个人”了。因为他的心发生了变化。
人心发生改变时,很难再说这就是同一个人。当我们永远记住对方“曾经是个怎样怎样的人”“曾经做过怎样怎样的事”时,我们和对方的交往就只是在和彼此的回忆打交道而已。
这样的想法根深蒂固,就如同看不见的规则一般束缚彼此,但实际上对方的内心已经发生了变化,对方现在是“另一个人”了。
哪怕是我们自己的内心,也在随时随地发生变化,所以这一点也适用于他人。人心始终在变化,那么我们的每一次相遇都可以理解为“初次见面”。一旦理解了这一点,不论是多么熟悉的朋友,都可以当成新朋友来相处。
“他以前说过这样的话,做过这样的事”的想法只是自己头脑中的“执念”而已。我们完全可以把每次相会都当作“初次见面”,让一切重新开始。
或许下次和老友重逢的时候,各位读者也可以尝试一下“初次见面”的体验。
相互理解
最后还有一个要点,那就是将“相互理解”作为最终目的。
我们已经知道与人相处时应避免多余反应,但这并非是指对他人无动于衷或者忍气吞声。有些人会不断忍受对方的无理要求,因为“不希望给对方添麻烦”“不希望破坏和对方的关系”“不希望让职场氛围太尴尬”之类的想法,一再忍让。
其实忍让这件事并不是对对方忍让,而是要“抑制自己的怒火”。心中已经涌起了怒火,但是却不断忍让,这只会增加自己的压力,严重的时候还可能导致抑郁症。
这种时候我们需要将心分成两半,一半用于理解对方的话语,一半用于观察自己的反应,以此来避免多余的反应。
另一个重要的前提则是相互理解,加深沟通,让对方理解自己的情绪、想法、思考方式。笔者认为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了。
告诉对方并让对方理解自己的想法和顾虑,这就是我们和他人相处时的最终目标。如果对方不愿意理解,也不愿意继续沟通,这样的人就没有继续相处的意义了。不论怎样的关系,如果不得不单方面地忍受痛苦,那么这样的关系就是不合理的。
如果希望让对方停止做某事,那就直截了当地告诉对方,这是我们能够做的事。至于对方如何理解,则是对方的事。
相互理解是一件很耗费时间的事,但也不需要着急,要保持“总有一天能够相互理解”的乐观和信任心态。如果能够和对方相互理解,那么内心的情绪就会发生变化,此时两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佛教所思考的人生方向
最后还有一点,希望各位读者能够谨记。佛教中常常需要思考“方向性”——从今往后自己的人生目标是怎样的,自己该如何与他人相处等方向性。
和对方相处这件事属于“方向性”,让对方理解自己的心情也属于“方向性”。“方向性”的禁忌则包括与他人相互折磨,相互怨恨,这样的关系绝对不是人际交往的终极目的。
在生活中,有时候我们会陷入相互折磨的人际关系。在交往过程中并未明确交往的目的,只是过度执着于自己的期待、想法、要求和对过去的回忆,永远认为“自己是正确的,错在对方”。这也是佛陀所说的“执着会带来痛苦”。
或许这一点无法通过语言来彻底理解,但当你不得不面对“相互折磨”的人际关系时,可以这样思考:我和对方并不是为了相互折磨而交往,我们是为了相互理解,为了彼此的幸福而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