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注
汉书注
最新章节:漢書卷一百下 敘傳第七十下(-)
训诂书。120卷。唐代颜师古撰。采用集注体裁, 以东汉服虔、 应劭, 西晋晋灼、 臣瓒, 东晋蔡谟五家注为主,广泛辑录隋代以前23家注释,亦颇有颜氏个人见解。其主要特点,用汉儒注经之法注史籍, 继承郑玄注 《礼》、 笺 《诗》所采用的校文字、 明声音、 通训诂的 “朴学”手段, 来扫除 《汉书》 在语言文字上的障碍。 不增衍, 不发挥, 不作烦琐考证。 对前人旧注, 取其精华, 申其隐略, 纠其谬误, 补其未备。 《汉书》注凡标举 “某人曰”云云而下无按语者,是颜氏以旧注为是,无须更释之例;凡于 “某某曰”之下复出: 师古曰: “某说是”云云, 是申明旧注之例;师古曰: “某说非”云云,则为旧注所无、 作者新补之例。 条例严密, 眉目清楚。 《汉书》注之文字解释,凡言 “古某字”者,为古今字;凡言 “读曰” 者, 为假借字; 凡 “破读” 字之音, 以反切表示之。 此外, 姓名、 地名等悉依 “名从主人” 之例标明音读; 汉时典章名物多援唐制以明之, 引 “今俗语”以释古言,均自有义例,读者可举一反三。《汉书注》保存的六朝以前音读, 是研究汉语音韵沿革的宝贵材料。 颜注为历代官定读本, 是魏晋至唐初 《汉书》注释的第一次汇总,在训诂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颜注的缺点, 是在有些地方望文生义、 增字作解。 对一部分古双声迭韵的联绵字、 同义复合词考察不清,往往字别为义, 就字形作解。 宋代以来陆续有人为颜注纠缪补缺,其中, 清人王先谦的 《汉书补注》, 近人杨树达的 《汉书窥管》,影响较大。通行版本为中华书局标点本。
颜师古《汉书注》全部章节列表
- 漢書卷一上 高帝紀第一上
- 漢書卷一下 高帝紀第一下
- 漢書卷二 惠帝紀第二
- 漢書卷三 高后紀第三
- 漢書卷四 文帝紀第四
- 漢書卷五 景帝紀第五
- 漢書卷六 武帝紀第六
- 漢書卷七 昭帝紀第七
- 漢書卷八 宣帝紀第八
- 漢書卷九 元帝紀第九
- 漢書卷十 成帝紀第十
- 漢書卷十一 哀帝紀第十一
- 漢書卷十二 平帝紀第十二
- 漢書卷十三 異姓諸侯王表第一
- 漢書卷十四 諸侯王表第二
- 漢書卷十五上 王子侯表第三上
- 漢書卷十五下 王子侯表第三下
- 漢書卷十六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四
- 漢書卷十七 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第五
- 漢書卷十八 外戚恩澤侯表第六
- 漢書卷十九上 百官公卿表第七上
- 漢書卷十九下 百官公卿表第七下
- 漢書卷二十 古今人表第八
- 漢書卷二十一上 律曆志第一上
- 漢書卷二十一下 律曆志第一下
- 漢書卷二十二 禮樂志第二
- 漢書卷二十三 刑法志第三
- 漢書卷二十四上 食貨志第四上
- 漢書卷二十四下 食貨志第四下
- 漢書卷二十五上 郊祀志第五上
- 漢書卷二十五下 郊祀志第五下
- 漢書卷二十六 天文志第六
- 漢書卷二十七上 五行志第七上
- 漢書卷二十七中之上 五行志第七中之上
- 漢書卷二十七中之下 五行志第七中之下
- 漢書卷二十七下之上 五行志第七下之上
- 漢書卷二十七下之下 五行志第七下之下
- 漢書卷二十八上 地理志第八上
- 漢書卷二十八下 地理志第八下
- 漢書卷二十九 溝洫志第九
- 漢書卷三十 藝文志第十
- 漢書卷三十一 陳勝項籍傳第一
- 漢書卷三十二 張耳陳餘傳第二
- 漢書卷三十三 魏豹田儋韓〔王〕信傳第三
- 漢書卷三十四 韓彭英盧吳傳第四
- 漢書卷三十五 荊燕吳傳第五
- 漢書卷三十六 楚元王傳第六
- 漢書卷三十七 季布欒布田叔傳第七
- 漢書卷三十八 高五王傳第八
- 漢書卷三十九 蕭何曹參傳第九
- 漢書卷四十 張陳王周傳第十
- 漢書卷四十一 樊酈滕灌傅靳周傳第十一
- 漢書卷四十二 張周趙任申屠傳第十二
- 漢書卷四十三 酈陸朱劉叔孫傳第十三
- 漢書卷四十四 淮南衡山濟北王傳第十四
- 漢書卷四十五 蒯伍江息夫傳第十五
- 漢書卷四十六 萬石衛直周張傳第十六
- 漢書卷四十七 文三王傳第十七
- 漢書卷四十八 賈誼傳第十八
- 漢書卷四十九 爰盎晁錯傳第十九
- 漢書卷五十 張馮汲鄭傳第二十
- 漢書卷五十一 賈鄒枚路傳第二十一
- 漢書卷五十二 竇田灌韓傳第二十二
- 漢書卷五十三 景十三王傳第二十三
- 漢書卷五十四 李廣蘇建傳第二十四
- 漢書卷五十五 衛青霍去病傳第二十五
- 漢書卷五十六 董仲舒傳第二十六
- 漢書卷五十七上 司馬相如傳第二十七上
- 漢書卷五十七下 司馬相如傳第二十七下
- 漢書卷五十八 公孫弘卜式兒寬傳第二十八
- 漢書卷五十九 張湯傳第二十九
- 漢書卷六十 杜周傳第三十
- 漢書卷六十一 張騫李廣利傳第三十一
- 漢書卷六十二 司馬遷傳第三十二
- 漢書卷六十三 武五子傳第三十三
- 漢書卷六十四上 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第三十四上
- 漢書卷六十四下 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第三十四下
- 漢書卷六十五 東方朔傳第三十五
- 漢書卷六十六 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第三十六
- 漢書卷六十七 楊胡朱梅云傳第三十七
- 漢書卷六十八 霍光金日磾傳第三十八
- 漢書卷六十九 趙充國辛慶忌傳第三十九
- 漢書卷七十 傅常鄭甘陳段傳第四十
- 漢書卷七十一 雋疏于薛平彭傳第四十一
- 漢書卷七十二 王貢兩龔鮑傳第四十二
- 漢書卷七十三 韋賢傳第四十三
- 漢書卷七十四 魏相丙吉傳第四十四
- 漢書卷七十五 眭兩夏侯京翼李傳第四十五
- 漢書卷七十六 趙尹韓張兩王傳第四十六
- 漢書卷七十七 蓋諸葛劉鄭孫毌將何傳第四十七
- 漢書卷七十八 蕭望之傳第四十八
- 漢書卷七十九 馮奉世傳第四十九
- 漢書卷八十 宣元六王傳第五十
- 漢書卷八十一 匡張孔馬傳第五十一
- 漢書卷八十二 王商史丹傅喜傳第五十二
- 漢書卷八十三 薛宣朱博傳第五十三
- 漢書卷八十四 翟方進傳第五十四
- 漢書卷八十五 谷永杜鄴傳第五十五
- 漢書卷八十六 何武王嘉師丹傳第五十六
- 漢書卷八十七上 揚雄傳第五十七上
- 漢書卷八十七下 揚雄傳第五十七下
- 漢書卷八十八 儒林傳第五十八
- 漢書卷八十九 循吏傳第五十九
- 漢書卷九十 酷吏傳第六十
- 漢書卷九十一 貨殖傳第六十一
- 漢書卷九十二 游俠傳第六十二
- 漢書卷九十三 佞幸傳第六十三
- 漢書卷九十四上 匈奴傳第六十四上
- 漢書卷九十四下 匈奴傳第六十四下
- 漢書卷九十五 西南夷兩粵朝鮮傳第六十五
- 漢書卷九十六上 西域傳第六十六上
- 漢書卷九十六下 西域傳第六十六下
- 漢書卷九十七上 外戚傳第六十七上
- 漢書卷九十七下 外戚傳第六十七下
- 漢書卷九十八 元后傳第六十八
- 漢書卷九十九上 王莽傳第六十九上
- 漢書卷九十九中 王莽傳第六十九中
- 漢書卷九十九下 王莽傳第六十九下
- 漢書卷一百上 敘傳第七十上
- 漢書卷一百下 敘傳第七十下